影像力,用影像成就你我

八成外出务工村民回乡抓蛐蛐 一条蛐蛐收入顶一年

2017-09-04 10:41

显示

宁阳县泗店镇是全国出了名的斗蟋主产地,当地的蟋蟀具有个头足、牙齿大、性格凶猛好斗的特点,在喜爱这项活动人们的眼中,这里的蟋蟀一直是他们的最爱,一条高级别蟋蟀在众人追捧中,甚至可以卖到十几万元,价格堪比黄金贵。每年立秋后,斗蟋产业悄然开始,外出打工的村民、倒卖蟋蟀的“经纪人”和喜爱斗蟋的人们从全国各地赶赴而来。图为深夜宁阳的庄稼地里,活跃着一群捉蟋蟀的人。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编辑 / 尹承谦

  • 宁阳县泗店镇是全国出了名的斗蟋主产地,当地的蟋蟀具有个头足、牙齿大、性格凶猛好斗的特点,在喜爱这项活动人们的眼中,这里的蟋蟀一直是他们的最爱,一条高级别蟋蟀在众人追捧中,甚至可以卖到十几万元,价格堪比黄金贵。每年立秋后,斗蟋产业悄然开始,外出打工的村民、倒卖蟋蟀的“经纪人”和喜爱斗蟋的人们从全国各地赶赴而来。图为深夜宁阳的庄稼地里,活跃着一群捉蟋蟀的人。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胡玉海今年52岁,是宁阳泗店镇柳沟厂村的村民,捉蟋蟀这活他已经干了接近30年。胡玉海平时并不在老家,而是在外打工,每年到了这个季节,他便放下手头的活儿,从外地赶回老家捉蟋蟀。宁阳的斗蟋以泗店镇为主,临近村庄80%村民都会像胡玉海一样赶回来捉蟋蟀。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胡玉海告诉记者,捉蟋蟀一般从立秋到白露,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一般可以赚到一两万元钱。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胡玉海说:“捉蟋蟀靠的是运气,有的时候百八十亩地里没有什么好蟋蟀,有时候庄稼地里这一趟就好多条,有这一趟就卖钱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赚好几千块”。图为捉蟋蟀的瞬间。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胡玉海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就碰到好运抓了只大的,仅这一只蟋蟀就卖了3000元钱。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胡玉海捉蟋蟀一般在凌晨两点下地,这时候的蟋蟀会跑出来找食物喝露水。夜晚的玉米地里,成千上万只蟋蟀像是在聚会,到处都是叫声。胡玉海告诉记者,蟋蟀不是每只都捉,大部分都很普通,必须要挑选好品种、个头大的,所以捉蟋蟀最考验的是听力和眼力。“有些蟋蟀不停的叫,这种蟋蟀一定很普通,好的蟋蟀一晚可能就只叫两声,叫法特别、声音洪亮,离着500米远都能听到,这才是上等的蟋蟀”,胡玉海说。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听着声奔着方向去找,也得凭运气才能捉到。胡玉海介绍说,有时候蟋蟀在洞里叫,听着左边有叫声,其实它在右边,捉蟋蟀必须要慢慢听,不能“打草惊蛇”,凭经验分析后才能知道它的大概位置。即使这样,抓到上等的蟋蟀依然很难,有时一两年也未必捉到一只。胡玉海说:“好蟋蟀不需要多,在外打工一年赚的钱不一定赶得上这一只好蟋蟀卖的价”。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胡玉海的睡眠是颠倒的,深夜捉蟋蟀,白天则要睡大觉。捉蟋蟀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天黑地里的情况很容易看不清,河沟和没有封闭的井口每年都会让捉蟋蟀的人出现受伤的情况。图为胡玉海骑电动车赶往下一个地块捉蟋蟀。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家住泗店镇的乔庆民今年54岁,上小学时,他就跟着大人们一起捉蟋蟀。八十年代后,市场逐渐放开,宁阳的斗蟋也在全国有了名,一到季节,许多外地人就会赶到这里来收购蟋蟀,乔庆民看准了这个商机,做起了蟋蟀“经纪人”。图为乔庆民走在蟋蟀交易市场。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上世纪八十年代,泗店镇形成了稳定的市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人们纷纷前来收购蟋蟀,乔庆民就是从那时起跟着他们学收购。乔庆民说:“我把蟋蟀倒卖到天津,赚了四五百块钱,那时工人的工资每月才只有二十几块钱”。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进入90年代,乔庆民把市场瞄向了上海。“上海的售价是全国最高的,那时仅二十多条蟋蟀我就卖到了1500多块钱”,乔庆民说。图为农妇等待乔庆民能出个好价钱。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随着乔庆民在上海的市场越做越广,他便安排专人在上海售卖宁阳蟋蟀,乔庆民则在宁阳进行收购发货。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如今,乔庆民对这个产业信心满满,他说:“现在这两个月至少可以赚到十万,每年这个钱我都是稳赚的”。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赚钱看似简单,乔庆民却认为做蟋蟀“经纪人”其实并不容易。目前宁阳当地的“经纪人”有一百多人,加上外地来的,每年市场上干这行的有上千人,在激烈的市场上,如何拿到品级高的蟋蟀是重点。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乔庆民说:“蟋蟀品级高了就能多卖钱,这就得找头大、牙好、体型健壮的蟋蟀”。图为乔庆民在家中调养蟋蟀。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好蟋蟀很有限,乔庆民便发展农民作为客户,抓到好虫就先给他看。乔庆民为了维护好这些人脉,相应给的价钱也合适,这样能保证下次捉虫人还会先找他。乔庆民说:“这就得广角朋友”。图为乔庆民为蟋蟀喂食。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虫子的价格在不懂行的人来说,感觉虚高,但是在行内人来说,这是有评判标准的,所以必须要衡量准确,价格合适抓虫人下次才会再来合作,做这个生意要有良心”,乔庆民说。图为乔庆民正将收来得蟋蟀发货。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这些蟋蟀将发货到上海、北京、西安等地。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图为物流人员正在清点蟋蟀。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早晨五点半,太阳还未升起,庄稼地里的浮雾还未散去,路边就已门庭若市了。许多爱好斗蟋的人驱车从全国四面八方来到宁阳,就是为了能赶上捉虫人清晨的第一批货,能淘到品级高的蟋蟀。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济南的张强玩斗蟋已经有四十年,从小他就跟着姥爷一起玩蟋蟀,现在他已是济南蟋蟀圈里的高手。为了得到高品级的蟋蟀,张强一大早就来到宁阳的地头上收蟋蟀。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张强向记者介绍:宁阳虫量大、体型大,体重轻。在比赛中,往往是按照蟋蟀重量级别来斗,一样体重的,宁阳的蛐蛐就会大很多,所以宁阳的蟋蟀在比赛中存在着天然的优势。再加上宁阳地区土地肥沃,酸碱适度,土壤富含磷、钾,这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蟋蟀”。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张强7月份便来到泗店镇,一待就是一个多月,见了稍好一些的蟋蟀就想买,这段时间里他总共买了近700条蟋蟀,花了将近40万元。图为一名农妇在为自己的蟋蟀争取更高的价格。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通常当地的农民,男人通宵捉蟋蟀,天亮了农妇便到集市上去卖,希望一晚上的成果能卖上好价钱。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火热蟋蟀市场让泗店镇催生了家庭旅馆。图为张强住的家庭旅馆内,两名当地妇女前来推荐她们的蟋蟀。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图为张强仔细地看着农妇带来的蟋蟀。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张强说:“我知道的最贵有一条蟋蟀卖到12万的”。在当地流传着斗蟋要比黄金贵的俗话,但在张强眼里,最贵的蟋蟀不见得就一定好。“也许几万的斗不过几千块钱的,玩蟋蟀这东西没有人敢说完全看透的”,张强说道。图为张强在租住的房间内看他收购的蟋蟀。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蟋蟀买回去后,养很重要,这需要掌握好蟋蟀的斗龄,如果蟋蟀年龄偏小,牙齿还没硬,又或者蟋蟀年龄过老,很容易造成误败,所以如何掌握斗龄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张强告诉记者,今年他收的最贵的一条蟋蟀花了两万元,斗蟋如果不上战场,永远都不知道好坏,必须在竞技场上检验,才能知道眼力怎么样。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斗蟋蟀过程有时快如闪电,没看清就结束了。但就在这短时间的竞技场中,让斗蟋人体会着热血沸腾的乐趣。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 张强说:“斗蟋越玩越深奥,玩的时间长了,发生的情况就多,总会有和自己掌握的知识不同的地方,便产生了疑惑,甚至会觉得越玩越不明白,但是这东西,玩上就戒不掉了”。齐鲁网记者 尹承谦 摄

图集推荐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