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2023-08-11 16:47:08
8月4日,白巴嘎那(左)和同事走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今年58岁的白巴嘎那是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监测员。
多年前,白巴嘎那开始从事野生动物植物监测工作,多年如一日巡查在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7万亩原始森林之中,每次巡护路程近20公里。
多年来,白巴嘎那对野生动物的活动轨迹和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保护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复苏和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提供了参考。这几年,他在保护区境内的观察监测工作中发现并记录了金雕、草原雕、猎隼、大鸨、秃鹫等保护动物,还记录了手掌参、石竹、接骨木、金花忍冬、益母草等60余种植物及一些菌类。如今,他带领两位热爱大自然,喜欢监测野生动植物的同事,在保护区野生动物活跃地段放置30台红外摄像机,全面开展野生动植物的监测工作。
“为了让这里的水更绿山更青,我愿意一直守护她。”白巴嘎那说。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8月4日拍摄的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8月10日,白巴嘎那爬上一处石山,架设红外相机。
8月4日拍摄的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无人机照片)。
8月10日,白巴嘎那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架设红外相机。
8月4日,白巴嘎那骑着摩托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巡护。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8月4日,白巴嘎那在内蒙古扎鲁特旗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拍照。
新华社记者 才扬 摄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