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东营:渔家娃娃、“老师妈妈”和“警察爸爸”

来源:齐鲁网

作者:通讯员 陈镜旭

2020-09-27 17:22:09

2017年10月2日,山东省东营市。金秋蟹肥,渔民们最忙碌,许多孩子的中秋节需要在幼儿园度过。广利边防派出所民警为孩子们送来自制月饼,同孩子们一起过节。_副本

2017年10月2日,金秋蟹肥,渔民们最忙碌,许多孩子的中秋节需要在幼儿园度过。东营广利边防派出所民警为孩子们送来自制月饼,同孩子们一起过节。

2019年3月22日,山东省东营市。民警为悠久幼儿园的孩子们讲解防拐骗安全知识。_副本

2019年3月22日,山东省东营市。民警为悠久幼儿园的孩子们讲解防拐骗安全知识。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27日讯 东营市广利渔港悠久幼儿园是一所面向全港学前、学龄的渔民子弟开设的幼儿园。当地的广利海岸派出所与幼儿园长年开展警民共建,通过“老师妈妈”和“警察爸爸”的合力守护,幼儿园成为渔家娃娃的家。

2020年3月31日,山东省东营市。由于幼儿园条件相对简陋、园所面积小,且与人员密集的渔港距离较近,周边道路环境复杂,幼儿园的防疫复学方案中存在诸多难点。民警同教职工、家委会成员共同商讨方案,模拟开学流程,协助共同完善好复学防疫措施。_副本

2020年3月31日,山东省东营市。由于幼儿园条件相对简陋、园所面积小,且与人员密集的渔港距离较近,周边道路环境复杂,幼儿园的防疫复学方案中存在诸多难点。民警同教职工、家委会成员共同商讨方案,模拟开学流程,协助共同完善好复学防疫措施。

幼儿园建立于2003年。彼时,广利渔港基础设施不完善,治安隐患较多。园长刘伟看到码头上的小孩没有及时入学,而是身上挂浮标、腿上绑铃铛地满街跑,便萌生了创办幼儿园的想法。17年间,幼儿园从农家院里的“小饭桌”慢慢发展得“五脏俱全”,不仅为渔家娃娃们提供了学前教育,幼教姑娘们还为孩子们洗澡、洗衣、理发、剪指甲,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老师妈妈”。

2020年9月8日,山东省东营市,伏季休渔期结束,秋季捕捞旺季来了。在幼儿园寄宿的学生又多了起来。民警开通“护学专线”,护送寄宿的小学生步行上学。 (1)_副本

2020年9月8日,山东省东营市,伏季休渔期结束,秋季捕捞旺季来了。在幼儿园寄宿的学生又多了起来。民警开通“护学专线”,护送寄宿的小学生步行上学。 

广利海岸派出所的民警们既是幼儿园建设的见证者,也是帮扶者和“受惠方”。教导员吕健自2004年毕业分配至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至今,一直同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也深为刘伟等人的坚持感动。由于渔民“靠海吃海”的工作性质,一旦出海就昼夜劳作、多日不归,许多孩子只能寄宿在幼儿园;许多孩子即便已经上了小学、中学,仍旧需要在幼儿园寄宿,过着每天园校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广利海岸派出所民警开设了“护学专线”,遇有雨雪天气、道路湿滑,或是寄宿学生多时,民警和老师一起护送学生步行上学。

2020年9月8日,山东省东营市,民警到幼儿园检查监控设施,试图帮助幼教姑娘们清除某一处监控录像机上的燕窝。_副本

2020年9月8日,山东省东营市,民警到幼儿园检查监控设施。

乡村事最接地气。受经济条件等客观环境制约,刘伟收留了许多陷入困境的孩子。男孩舟舟(化名)的父母长年离家,无法办理出生登记。民警将其按照遗失出生证明的情况办理,又将应进行的父子DNA检测改为祖孙DNA检测,终于为舟舟落了户口,可以按时就读一年级了。民警还对一些困境学生进行了私人资助。

一个变化最令刘伟欣慰:挂浮标、绑铃铛的孩子不见了,渔家娃娃们以往没有学前教育,平均8岁才入小学,如今适龄幼儿能够全部入托,园里还为不到三岁的孩子们新成立了“豆豆班”。不少孩子成年后走出渔港,不再只过“靠海吃海”的生活。广利海岸派出所的辅警史长海便是幼儿园第一批招收的19个学生之一。如今他回到幼儿园,仍称刘伟“园长妈妈”。

2020年9月8日,山东省东营市,伏季休渔期结束,秋季捕捞旺季来了。在幼儿园寄宿的学生又多了起来。民警开通“护学专线”,护送寄宿的小学生步行上学。 (3)_副本

2020年9月8日,山东省东营市,伏季休渔期结束,秋季捕捞旺季来了。在幼儿园寄宿的学生又多了起来。民警开通“护学专线”,护送寄宿的小学生步行上学。 

一个变化也令吕健欣慰:2003至2020年,广利海岸派出所接发案中,未成年人涉案数量降低了八成,恶劣程度明显减轻。以往因为没家回、没学上而“混生活”的青少年越来越少了。

17年间,广利渔港悠久幼儿园累计为上千名渔民子弟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尽管幼儿园一直难以盈利,刘伟还是想继续做“老师妈妈”,坚持把幼儿园开下去。而民警们还会继续做幼儿园的守护者和护学路上的“警察爸爸”。他们相信,整体环境的改善,“靠的是合力”。

[责任编辑:张伟]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