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力,用影像成就你我

从内蒙到山东! 相距两千里携家老小回家过年

2018-02-12 14:40

显示

年味渐浓,在外拼搏的人们攒够了一年来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纷纷背上行囊,步履匆匆的踏上回家的路。不管这条路有多远,路上有多少艰辛和辗转,平安回家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信念。而不同的漫漫回家路,也都汇集成为一个个温情故事。齐鲁网发 袁宏 摄

编辑 / 尹承谦

  • 年味渐浓,在外拼搏的人们攒够了一年来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纷纷背上行囊,步履匆匆的踏上回家的路。不管这条路有多远,路上有多少艰辛和辗转,平安回家成为每个人心中的信念。而不同的漫漫回家路,也都汇集成为一个个温情故事。记者来到位于毛乌苏沙漠,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的山东能源内蒙古上海庙煤电基地的工地,用镜头记录下了一位常年在外创业的职工和妻儿的1300公里的漫漫归途。还有十天过年,户外温度已经降至零下25度,工地上已经不见施工队伍。大多数工人已经放假,只有三两个身穿反光马甲的人在工地游走着,显得十分冷清。35岁的张磊带着施工方留守的质检员进行着年前最后一次巡检。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马上要回山东老家过年了,张磊来到工地外几公里的牧民赵子义家里道别。老赵的妻子指着刚拍的家庭合影,向张磊介绍外孙。张磊是山东能源内蒙古上海庙煤电基地盛鲁公司工程部工作人员。他在工地戴着变色眼镜,耳朵里塞着蓝牙耳机格外显眼。他说,因为大漠的阳光紫外线强,带着变色眼镜在户外可以保护眼睛。整天在机器轰鸣的施工现场,蓝牙耳机接打电话比较方便。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牧民赵子义一再挽留张磊在家吃顿饭,可是张磊说这次时间真的来不及了。于是,全家一直把张磊送出家门。张磊告诉记者,因为单位驻地距离宁夏银川比较近,所以他从银川火车站订的票。需要从单位坐车一个半小时跨出内蒙古到达银川,再由银川乘坐卧铺车18个小时到达山东淄博,然后再转乘3个半小时的车程到达东营家中。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下午4点多,张磊夫妇带着母亲和两个孩子早早来到银川火车站候车室,不时抬头看着检票口的提示。儿子出生三个月就来到了内蒙古,现在已经上小学一年级,女儿刚刚一岁两个月就出生在这里,至今还没有回过山东。张磊86岁的爷爷奶奶从曾孙女出生,还没见过面。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张磊看到两个孩子依偎在妈妈身旁,拿出手机记录下了这瞬间的温馨。张磊的妻子是他的大学同学,妻子为了支持他,跟着从山东来到内蒙古创业。为了照顾孩子,张磊的母亲也跟着来到了这里。因为家里还有老人需要照顾,所以她老两口只能一个跟着孩子在内蒙,一个在老家。现在也是整整一年没有回家了。老人说:“自己年龄大了,经常半夜想家睡不着觉。”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下午5点50分,因为火车是始发站,所以提前四十分钟开始进站上车。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火车启动后,夜色渐晚。晚饭时间,张磊母亲先照顾着小孙女,让他们三个先吃饭。晚饭就是提前买好的泡沫和火腿肠。张磊在工地自豪的告诉记者,十三五末,整个煤电基地发电后,由过去的输煤转变为输电,实现“煤从空中走”,能够满足整个济南市的用电量,就相当于山东省亮了12只灯泡,有一只灯泡就是这个通道点亮的。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早上8点,经过一夜的行驶,火车提示已经进入山东境内。张磊母亲一直坐在走廊,望着铁轨的前方。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火车慢慢减速,离站台越来越近。儿子兴奋的喊着:“到站了!”一家四口的目光一直望着窗外。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张磊的父亲早早从家里开了一辆面包车,来到站台接站。看到许久不见的孙子和孙女慢慢走出站台,老人激动的一个劲摆手招呼。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因为带的行李太多,需要张磊和父亲合力才能台上车去。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家越来越近,两个孩子经过长途奔波,已经酣然睡去。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家里的小狗早早认出张磊,兴奋的跳跃着扑向他。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盼望了整整一年的曾祖父,曾祖母终于第一次见到了重孙女。两位老人抱着孩子,满脸透露着幸福。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家里提前包好的水饺,已经下锅上桌。张磊说,这饺子只有在家吃才是这个味道。齐鲁网发 袁宏 摄
  • 张磊的叔叔和妹妹一家也赶来团聚,这其乐融融的时刻,用快门记录下了这个家庭的团圆。齐鲁网发 袁宏 摄

图集推荐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