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力,用影像成就你我

德州:非遗“一勾勾”,“勾勾”欢乐过春节

2017-01-25 11:24

显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勾勾”是临邑县独有的一种民间戏曲艺术,是由明清以来流行于北方地区的花鼓衍化而成,民间盛传“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形容“一勾勾”的唱腔像钩子一样,把人的神魂勾住不放。由于“一勾勾”是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因而又名四根弦或四音戏。春节将至,记者来到德州市临邑县兴隆镇,当地的老艺人为敬老院的老人带来了精彩的“一勾勾”表演,陪伴他们在欢声笑语迎新春、过新年。

编辑 / 孙长征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勾勾”是临邑县独有的一种民间戏曲艺术,是由明清以来流行于北方地区的花鼓衍化而成,民间盛传“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形容一勾勾的唱腔像钩子一样,把人的神魂勾住不放。由于一勾勾是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因而又名四根弦或四音戏。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春节将至,记者来到德州市临邑县兴隆镇,当地的老艺人为敬老院的老人带来了精彩的“一勾勾”表演,陪伴他们在欢声笑语迎新春、过新年。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由于“一勾勾”是以四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因而又名四根弦或四音戏。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精彩的演出让老人倍感温馨。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2006年,“一勾勾”剧种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发源地临邑县,组建有为数不多的县级“一勾勾”专业剧团,尽管能让人们目睹“一勾勾”的魅力,然而该剧种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而作为“一勾勾”剧种传承人的信红霞,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来。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信红霞是临邑师范学校音乐讲师,从10年前山师大研究生毕业后接触到“一勾勾”,就被它的魅力所吸引,并投身这项文化事业,致力于“一勾勾”的传承与发展的工作。2006年,临邑师范学校成立了“一勾勾”研究传播中心,由7名教师及30名学生组成。中心成立后,经常邀请邝淑云、龙传英等老艺人教授“一勾勾”的演唱、伴奏。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如今,临邑师范学校已有4届约40名学习过“一勾勾”的毕业生,临邑县的多所中小学校相继开设了“一勾勾”教授课程,这使得“一勾勾”得以薪火相传。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临邑师范学校的师生们在排练中,穿上戏服很开心。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在临邑师范学校,更多的师生参与到“一勾勾”的学习,让这个百年老乡戏有了新希望。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经过专业训练,年轻人的一招一式已经有模有样。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图集推荐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