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力,用影像成就你我

浓郁乡土“王皮戏”传承三百年

2017-01-24 14:42

显示

山东地方戏曲艺术王皮戏,是植根于山东东阿县牛角店下码头村,流行于东阿、平阴、冠县、茌平等地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为境内所独有。1月23日,记者来到山东省平阴县孔村镇郭柳沟村,村民们正在排练王皮戏,为迎接春节的演出做准备。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编辑 / 尹承谦

  • 山东平阴孔村镇郭柳沟村,是王皮戏的主要流布地,梁广斌受其舅父“王皮戏”第三代传人刘德奎的影响,自幼酷爱“王皮戏”,少年时代便学会了不少“王皮戏”的唱腔,唱了半个多世纪,如今成了老戏骨。王皮戏讲的是元宵灯节上,王皮和他十八个老婆观灯斗嘴的故事。它有多种曲牌和板式,最有名的曲子是“十八调”,又叫“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咳”。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1月23日,记者来到平阴县孔村镇郭柳沟村,村民们正准备排练王皮戏。 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村民张道富夫妇还是王皮戏的“夫妻档”。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演出前,全体演员手持各种彩灯,如伞灯、瓶灯、升灯、鼓子灯、篮子灯等,排成单行,边扭边唱,这是作为正戏垫场的“王皮跑灯”。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跑灯者必须掌握戏剧的“圆场”功,跑时一要身体平稳,二要脚下速度要快。特别是女姓“跑灯”时的动作,如“甩扇转身”、“扭腰颠扇”等稳中有放,前俯后仰,送臂闪腰,扇花上下左右飞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独具一格。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传承人梁广斌亲自给演员们示范“跑灯”。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郭柳沟村村民兴高采烈地排练王皮戏。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郭柳沟村村民兴高采烈地排练王皮戏。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正戏开场,梁广斌穿上戏服。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十八大姐逗王皮》主要描写了元宵灯节,王皮与十八个老婆上街观灯的情景。由于十八个老婆都极不满自己的婚姻,纷纷起来埋怨。通过他(她)们的嘲谑,讽刺了封建社会的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据史料记载,王皮戏始创于清康熙年间,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王皮戏”不论是念白、唱词,还是数板,语言直白,简明朴实,通俗易懂,带有大量的当地口语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 “王皮戏”语言通俗、幽默风趣、动作夸张、表演诙谐,演唱曲调绮丽、新颖、婉转、悦耳动听,深受四里八乡的村民的喜爱。齐鲁网记者 孙长征 摄

图集推荐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