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力,用影像成就你我

青岛护心使者杨苏民 4年为21位重症病人换心

2019-08-09 12:18

显示

杨苏民作为青大附院心血管外科的主任,他在心血管外科医疗、教学、科研领域深耕近30年,在业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心脏移植领域取得很高成就。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 / 刘晨

  • 说起杨苏民这个名字,可能不少青岛市民都很熟悉,作为青大附院心血管外科的主任,他在心血管外科医疗、教学、科研领域深耕近30年,在业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而最让青岛市民所熟知的,则是他在心脏移植领域取得的成就。
  • 据了解,早在2014年,青大附院就成立了器官移植科,作为器官移植的重要一环,心脏移植项目也提上日程。那一年,已经在医院心血管外科首屈一指的杨苏民,义不容辞地开始带领团队启动“问鼎心脏移植技术计划”。杨苏民:“医院早就意识到,在心脏移植方面我们与很多医疗机构还存在较大差距。时间不等人,既然认识到差距,我们就要想方设法迎头赶上。”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掌握心脏移植手术的诀窍,也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儿。“问鼎心脏移植技术计划”启动后,杨苏民教授便开始带领团队成员辗转多地学习、观摩。2014年的平安夜,他们团队11人是在北京阜外医院心脏移植的手术间度过的。2015年2月,在上海国内唯一一家国际动物实验室,杨苏民团队连续3天做了6例猪心脏移植手术,均获得成功。那几年,在国内各地,他们的团队跟踪学习人体心脏移植手术20余例。
  • 为了接触到最顶尖的心脏移植技术,2015年4月,杨苏民一人远赴美国休斯顿医学中心进行专项学习。杨苏民跟随学习的美国心外科专家已经做了20多年的心脏移植和心肺移植手术,一年做心脏移植和心肺移植手术144例,可以说是业内的顶尖大咖。因为不想浪费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杨苏民夜以继日地观摩手术过程,最多的一次,他连续48小时没合眼,只为把一台高难度的心脏移植手术从头看到尾。
  • 赴美学习的经历给了杨苏民很大信心,回到青岛以后,他和他的团队马不停蹄地开始为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做准备。此时,一位来自胶州的农民成了首例心脏移植手术的人选,这位49岁的患者患有扩张性心肌病,如果不进行心脏移植,不可能活到50岁。正所谓“好事多磨”,确定接受心脏移植后,合适的供心却迟迟没能出现。
  • 情况在2016年4月19日发生了转折,那天一名27岁的小伙子不幸高空坠落,当场脑死亡。家人把他的心脏、肝、肾全部捐献。团队连夜手术,最终将那颗27岁的心脏装在了49岁的患者身上。完成移植之后,患者的心功能恢复到了I级,这意味着他的心功能恢复到了正常状态,也代表着青岛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宣告成功。
  • 在青大附院心脏移植团队做了首例手术之后,又连续成功完成了6例心脏移植手术,2016年,心脏移植手术量居山东省第一位。
  • 从2016年4月19日完成首例心脏移植手术至今,杨苏民带领着青大附院心脏移植团队,已经完成了21例移植手术。其中最小的心脏移植接受者仅13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7岁。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青大附院心脏移植手术量达到12台,山东省排第一,全国排第九。
  • 杨苏民:“对于一台心脏移植手术来说,最难闯的不是手术关,前期的心脏转运和后期的术后免疫排斥,都是决定心脏移植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心脏移植考验的是团队协作,我们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团队每一个人的付出。”
  • 采访的最后,杨苏民教授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他做的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心脏供体的年龄和受体儿子的年龄一样大;第二例心脏移植手术,心脏供体和受体竟然是同一天生日。杨教授说,这可能就是一种缘分,一种生命延续、生生不息的缘分。或许,也正是这种妙不可言的缘分,给了杨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心脏移植领域继续深耕的信念和使命。

图集推荐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